近日,團結湖街道以“綠色環保、垃圾分類”為
彩繪設計主線,彩繪以綠色為主色調,通過輪胎彩繪改造進行墻體裝飾,以前無人問津的垃圾站前空地成為了大家健身娛樂的好場所。
在對背街小巷進行全面整治、封堵“開墻打洞”、拆除違建后,今年9月開始,團結湖街道工委、辦事處與地區居民一起開展彩繪活動,從街道兩側的單調外墻入手,對背街小巷環境進行了彩繪精細化提升。“我們就住在這邊上,這個垃圾中轉站的外觀原來在我們看來就是色調昏暗、毫無活力。”附近居民劉阿姨告訴記者。
為解決這一問題,讓這里“改頭換面”,團結湖街道統籌協調,在完成水碓子垃圾站墻體彩繪美化項目策劃后,由朝陽區城管委幫助協調整改時間,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議。在彩繪地點選擇、彩繪圖案制定、彩繪格調定位、彩繪工期安排每個環節也都有群眾參與其中,提出意見。
這處以“綠色環保、垃圾分類”為彩繪設計主線、彩繪以綠色為主色調、用輪胎彩繪改造進行裝飾、彩繪長135米、總面積650平方米的垃圾站外墻,搭配上街道擺放的相應配色的休閑座椅,為社區“添景”。
如今,每到傍晚時分,以前無人問津的垃圾站前空地成為了大家健身娛樂的好場所,儼然成了“城市客廳”。除這里外,團結湖街道還對團結湖小學北側墻體、團結湖北路墻體、錦湖園東側外墻進行了彩繪改造,結合周邊特點設計了相對應的、具有地區特色的彩繪圖案。此外,東三環東側朝陽環衛墻、團結湖路北口墻體、教委黨校東側外墻幾處墻體彩繪的改造工作也正在進行中,預計年底前將完成彩繪改造,讓大家“出家門”和“進家門”一樣舒心。
參與創作彩繪的中路北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通過大家參與彩繪,彩繪高墻變成了藝術品,彩繪讓社區的變化很大,團結湖路20號樓前、中路北一條9號樓后等已然成為了社區景點。就好像彩繪墻上寫著的"宜居中路北"五個大字一樣,彩繪讓居民的生活有了新鮮感,快樂、宜居隨之而來。”
(圖片僅供參考)